当高端白酒价格体系崩塌
高尔夫工程;高端散酒厂家高端月饼高端家政服务高端系统门窗高端木门高端礼品智能语音识别高端定制酒高度仪高端弹簧高端门窗品牌高端白酒6月中旬,中国白酒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破2000元心理关口,报1980元/瓶,单瓶价格较2021年高点下跌超40%。电商平台更上演价格厮杀,
茅台价格下跌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一场持续数月的阴跌。据“今日酒价”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6月17日,25年飞天茅台原箱和散装批发价格分别为2020元和1970元。而在今年2月,同类产品价格还维持在2200元以上。
更令人震惊的是线上线下的价格鸿沟。在美团平台,飞天茅台补贴后价格为1999元/瓶;拼多多更将价格拉至1840元/瓶,并标注“618击穿底价”。相比之下,广州线下烟酒店、商超的零售价仍坚守在2200元/瓶左右。
这种价格崩塌已蔓延至整个高端白酒阵营。第八代五粮液在拼多多平台跌至799元/瓶,国窖1573价格跌破779元/瓶,均低于批发价。资本市场同步响应,白酒板块年内市值蒸发高达3400亿元。
消费结构的代际更迭正颠覆传统白酒逻辑。年轻群体对高度白酒的疏离日益明显——仅9%的年轻人常喝白酒,且消费场景集中在“微醺社交”而非传统宴请。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低度酒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其中果酒、鸡尾酒增速超40%,而白酒线%。
“当新生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之后,他们的消费思维一直在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茅台的价格适当下降,反映了消费端对高端高度白酒的态度转变。”
政策环境持续加压。2025年中央重申“八项规定”,贵州、重庆等地升级禁酒令,明确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虽然政务消费在茅台销售占比已从2012年的30%降至不足1%,但政策导向产生的心理影响远大于实际冲击。
库存堰塞湖危机成为压垮价格的最后一根稻草。经销商手中积压的9000万瓶茅台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上海一家中大型烟酒店老板老朱坦言:“所有酱香型白酒基本都处于进货价比售价贵的价格倒挂状态,价差少则七八十元,多则两三百元。
面对价格体系,茅台紧急启动 “控量保价” 战略。据经销商透露,茅台已下发死命令:限制向电商、批发市场、省外等部分渠道供货!对违规经销商将给予停货、上报乃至取消合同的严厉处罚。
“茅台这次的处罚对象,也包括了卖到2000以下价格的经销商,直接下了硬规定。”业内人士透露。政策立竿见影,规定出台后茅台酒价迅速回涨40元。
产品策略上,茅台采取 “收紧主力+推新扩容” 双轨制。2025年计划收紧500ml飞天茅台投放量,同时推出30余款个性化新品,试图通过稀缺性重塑品牌价值。其中茅台1935作为千元价格带的核心产品,开瓶率同比提升34%,成为新的增长点。
渠道变革也在加速。茅台打造的“i茅台”数字化平台上线三年累计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超600亿元,注册用户突破7600万。通过提升直销占比(目标超50%),茅台正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损耗,增强价格控制力。
茅台的价格困局只是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五粮液在“618”期间罕见发布《致消费者的告知书》,揭露平台上出现的“光瓶第八代五粮液”为假冒产品,并宣布已取缔261家售假店,下架6431条侵权链接。这侧面反映出行业在价格混战中的无序状态。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指出:“线下经销商因价格倒挂和高库存,可能存在甩货情况,导致产品价格踩踏,威胁正常的酒企经销体系。” 叠加禁酒令影响和消费信心不足,整个6月乃至中秋前的白酒市场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渠道生态正经历剧变。上海烟酒店老板老朱的经营策略已彻底转型:“以往动辄百箱囤货,如今普遍采取‘缺货再补’模式,缺5箱拿5箱的谨慎操作成为常态。” 这种转变背后,是高端白酒囤货模式的终结。
消费场景重构。茅台计划将飞天茅台从单一酒类消费品升级为 “高端生活方式载体” ,通过文化IP联名(如故宫、敦煌合作款)、新增50家“茅台文化体验馆” 强化品牌黏性。泸州老窖则加速拓展低度酒产品矩阵,推出花果酒、气泡酒等创新品类。
产品矩阵革新。茅台启动系列酒 “四端攻坚”计划,针对汉酱、王子酒等产品实施“市场精细化”(覆盖800个县级市场)、“渠道扁平化”(削减中间环节成本15%)等策略,目标将系列酒收入占比提升至25%。
数字驱动供需适配。茅台依托“i茅台”平台2.0版本,整合3000家终端数据,构建动态需求预测模型,实现按需定产。同时通过会员体系打通线上商城与线验店消费积分,目标转化率提升30%。
国际化布局成为破局关键。2024年茅台出口量突破2100吨,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长超40%。在东南亚市场,茅台正成为富豪阶层的新宠,这种“曲线救国”策略或为其打开新增长空间。
茅台基本面依然坚固。2024年集团营业总收入约1500亿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突破750亿元,增长16.8%。2025年一季度营收506.01亿元,净利润268.47亿元,仍保持双位数增长。
但短期阵痛难以避免。分析师预测,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飞天茅台散瓶价格可能下探至1800元;若政策加码或反腐升级,价格可能加速探底;反之,若成功激活年轻市场或海外扩张突破,价格有望在2000-2300元区间企稳。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指出:“有能力消费飞天茅台的核心用户通常拥有稳定的购买渠道,更多数的购买者往往是逢年过节用于‘馈赠’,趋向于‘随用随买’。” 这种消费特性决定了中秋国庆旺季将成为行业重要观测窗口。
对经销商和创业者而言,高端白酒暴利时代已经终结。上海烟酒店老板老朱的转型颇具代表性:店内不再囤货茅台,改为客户下单后即时采购,一瓶茅台只赚六七十元。这种 “轻库存、快周转” 模式或将成为行业新常态。
茅台集团会议室内,营销部门负责人正指着大屏幕上的销售曲线:“系列酒占比已提升至13.88%,i茅台平台贡献率突破45.9%”。这些数据背后,一场静默的转型正在进行。
上海烟酒店老板老朱的柜台里,曾经堆满的茅台纸箱已不见踪影。“现在客户下单,我才进货,一瓶赚几十块就行。”他抚摸着刚到货的两瓶茅台1935,这是当下少数不亏钱的产品。
白酒回收商老陈的店铺悄然换了招牌,LABUBU潮玩占据了原本存放茅台的展柜。“从真茅台到塑料茅台,至少不用每天盯着价格心惊肉跳。”他苦笑道。
行业寒冬中,有人离场,有人坚守,但所有人都在等待——当下一个消费周期来临时,杯中酒香是否还能飘散如初。